日前,桥城生态农庄正在进行清塘作业,工人们喜笑颜开地将塘里抓到的甲鱼送到岸上。负责人楼菊珍说:“我们想把这个塘里养了5-6年的甲鱼和莲藕清出来,做一次全池清理后,放入甲鱼小苗。”
楼菊珍是慈溪甲鱼养殖户,早在2005年就承包了60多亩盐碱地开始养殖甲鱼,经过多年的尝试,目前已发展到近90亩的养殖面积,楼菊珍也摸索出了一套甲鱼与红菱、菖蒲、莲藕等混种混养的种养新模式。在谈到“种养结合”的好处时,楼菊珍说:“桥城生态农庄‘种养结合’模式属于生态养殖,出塘的甲鱼质量比较好,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另外,盛开的荷花还可以改善农庄的整体品味。而莲藕塘的莲藕又是另外一笔收入。”
楼菊珍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开展种养结合的模式,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承包地属于盐碱地,需要水生植物去改善甲鱼的养殖环境。同时,像荷花、莲藕本身就是中药成分,能够净化水质,提升甲鱼品质。此外,莲藕生长期是5-6月份,是甲鱼冬眠醒来的时候,正需要食物,如果鱼虾等食物没有及时投喂,莲藕的嫩芽刚好是甲鱼最好的食物。
楼菊珍坦言,种养结合也是在养殖甲鱼过程中的新尝试。之前用五味子、蒲公英等常见中药材来降低甲鱼发病率,强化甲鱼滋补作用,而红菱、荷花、莲藕等本身就含中药成分。因此,从一开始就尝试红菱与甲鱼混种混养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慈溪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红菱套养甲鱼,到荷花(莲藕)塘套养甲鱼,目前,桥城生态农庄开展种养结合模式的甲鱼塘面积近30亩,占总养殖面积的1/3。随着这一模式日趋成熟,楼菊珍将继续尝试甲鱼和新的农作物进行套种套养,探索“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开启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不但需要先进的农业设施设备来武装,新的种养殖模式和技术也非常重要,桥城生态农庄运用套种套养的模式发展农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