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入会指南    |    重要通知    |    投资项目    |    企业管理    |    信息咨询    |    人才开发
中小企业要闻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法治经纬   |    商机播报   |    经济资讯   |    促进会动态   |    片区动态   |    文件下载
 
当前位置:慈溪市中小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 > 首页 -> 中小企业要闻
  协会最新动态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2024年度会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以团体会员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四届六次理
>> 优营商 护航企业腾飞发展——促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第四届第二
>> 促进会第四届第二次会长会议顺利
>> 中片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
>> 西片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第四届第四
  中小企业要闻
浙江GDP增幅目标下调至7%-7.5%传递出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16/01/25       浏览次数:29

浙江GDP增幅目标下调至7%-7.5%

传递出什么信号?

    24日上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开幕,在省长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7%-7.5%的GDP增幅目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浙江经济怎样的变革真相?

  透过“8到7”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浙江经济另一种形式的“跃进”。在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看来,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子已然迈在了全国前列。

  从“8到7”的“跃进”

  自1991年以来,浙江的GDP增幅从未低于过7.6%,“十二五”期间,浙江GDP的年均增长更是达到了8.2%。然而,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7%-7.5%的增幅,却并非是一种退步。7%-7.5%的GDP增幅目标,依然高于全国6.9%的增幅目标。

  事实上,浙江的经济基数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百分比相对应的增量已不可同日而语。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的GDP达4.29万亿元。若按7%计算,增量就达3000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已经超过浙江1997年2700亿元的全年总量。

  近年来浙江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却是事实。2009年-2014年,浙江GDP年均增长8.9%,其中,2012年-2014年,年均增速降至7.9%。去年以来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平稳运行,呈现高开稳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增速重新站上“8”时代。

  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认为,从发展阶段来看,浙江自2008年以来,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进入工业化发达期,这也是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增速大幅回落,第二产业比值稳步下降并被第三产业超越。而因发展水平差异,全国在2013年左右进入新常态,浙江早于全国五年左右进入新常态,浙江碰到的困难与挑战也要早于全国,而转型升级的步子也早于全国。

  从某种程度上看,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最显著的表现,便是七大万亿级产业的打造。其背后是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以浙商回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组合拳。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七大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力争七大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0%以上,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定实施工业机器人行动计划、“浙江制造”行动计划等。

  “七大产业是浙江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浙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效手段。”徐剑锋对浙江在线记者说,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信息经济与智能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产业互联网与制造物联化的推进,促进了信息经济、高端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相对较快发展,为浙江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县域经济向市域经济迈进

  城市经济正在扛起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规划纲要,增强都市区龙头作用,力争到2020年,都市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到70%。同时,提出湖州市内河水运转型发展试验区、嘉兴市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绍兴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衢州市循环经济试点、台州市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等六大市域改革试点。

  浙江从县域经济向市域经济快速迈进的号角就此吹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造就了超常发达的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是当之无愧的“县域经济大省”和强县经济“模范生”,“百强县”数量连续多年冠居全国。但长此以往带来的结果是,浙江的中心城市普遍规模较小。

  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查志强认为,城市经济代替县域经济是一个趋势,而城市的发展是集群式的,浙江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小的优势,着力发展杭州、宁波、温州三个都市圈,再加上浙中城市群(金华、义乌等),尽量做大城市,同时加大中心镇建设,从而融入到长三角城市群中。

  另一方面,浙江中心城市先天发展不足,大城市不多,城镇化明显滞后工业化发展。“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这是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查志强对浙江在线记者表示。

  上世纪末,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培育杭州、宁波、温州3大中心城市。此后2001年浙江“十五”规划中,要求“始终把发展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作为推进城市化战略重点”。

  到了“十二五”规划期间,浙江进一步提出“做强省域中心城市”,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并“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可以预见,在“十三五”,城市经济代替县域经济将成浙江“新常态”。

    摘自:浙江在线

 

友情链接
中国企业家思想俱乐部
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网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五星路1号(慈溪开元名庭大酒店) 浙ICP备110018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