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入会指南    |    重要通知    |    投资项目    |    企业管理    |    信息咨询    |    人才开发
中小企业要闻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法治经纬   |    商机播报   |    经济资讯   |    促进会动态   |    片区动态   |    文件下载
 
当前位置:慈溪市中小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 > 首页 -> 中小企业要闻
  协会最新动态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2024年度会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以团体会员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四届六次理
>> 优营商 护航企业腾飞发展——促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第四届第二
>> 促进会第四届第二次会长会议顺利
>> 中片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
>> 西片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第四届第四
  中小企业要闻
互联网金融监管风雨欲来 阿里小微16字欢迎监管
发布时间:2014/05/15       浏览次数:18

互联网金融监管风雨欲来 阿里小微16字欢迎监管

    5月10日-12日,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召开,令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颇为热闹,由于金融监管层多位大佬轮番发声纵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监管与创新,令业界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监管已经是风雨欲来。 
    在该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称“有些金融创新实际是逃避监管”,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宣称,“反对那些没有监管、缺乏透明的金融创新。”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则称,“互联网金融是把双刃剑”,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则强调:“不能用搅局的心态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监管势在必行。”
    监管层的集中表态可谓火力十足。5月13日,在支付宝十周年庆典上,一直处在互联网金融风口浪尖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下称:阿里小微金融)率先发声,回应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监管等问题。阿里小微金融CEO彭蕾宣布了16字战略指导方针:稳妥创新、欢迎监管、激活金融、服务实体。在业界看来,每一条都直接针对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担忧。
    火力十足的监管表态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可谓大腕云集。《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刘士余、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等均现身论坛,更有美国原副国务卿兼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库伯、美联储原副主席科恩应邀而来,其他众多金融机构、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享誉业内的权威专家更不胜枚举。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但风险时有爆发的大背景下,在互联网金融如何创新、要不要监管、如何监管的大讨论下,这样一场会集了众多监管层官员的论坛不吸引眼球才怪,而他们的表态,自然成为人们判断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风向标。
    在谈到金融创新时,刘士余批评称,现在的金融创新,有些方面实际上是逃避监管,包括风险拨备、保险资本约束等,一味讲创新,甚至把存款搬家也当成“创新”,这对全社会经济金融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并没有正向贡献。
    王兆星则表态称,自己并不反对金融创新,但反对没有监管的金融创新。他强调金融必须要回归金融的本源,要回归金融的基础功能,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样一条根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必须要对金融发展模式进行反思,进行变革,抑制过度的金融投机以及金融的自我膨胀。
    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则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大量的银行业务可以用互联网金融,也有很多非法的金融活动应用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提高了这些非法金融活动的规模、聚集的速度、危害的程度,“金融监管当局应注意和防范,加强监管力度。”
    樊爽文的发言似乎有针对性,他认为“不能用搅局的心态做互联网金融”。他强调,互联网应用对整个金融发展十分重要,但并没有革命,也没有颠覆,更多的是一种融合和渐进式的变革。电子商务或者其他的互联网企业不能用搅局、颠覆、革命这样一些心态去做金融业务,因为归根到底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的一部分。因此,“金融创新必须以依法守规为前提。未来金融创新动力依然强劲,创新步伐将大大加快,必须要警惕各类金融违法违规活动,借助互联网合法化。互联网时代风险管理更为复杂,金融监管需要加强而不是放松。”
    阿里16字方针:欢迎监管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5月12日结束,5月13日,阿里巴巴举办支付宝十周年庆典。在庆典现场,阿里小微金融战略首度被公开,CEO彭蕾在宣布将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开放系统的同时,也首度公开了阿里小微金融的战略指导方针:稳妥创新、欢迎监管、激活金融、服务实体,虽然只有16个字,却字字像是在回应着监管层所指摘的内容。
    在彭蕾看来,开放、自由、流动、分享是互联网的基因,而严谨、专业、风险控制、安全、高度监管则是金融的核心,互联网金融是这两种特质相迥的事物的混搭。阿里小微金融就是要将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质完美地融在一起,只有这样,开放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才能实现。“这是一种神经分裂的状态,需要思辨的执行力,混搭风的企业文化。”
    谈及16字方针,彭蕾认为,创新是阿里小微金融的灵魂和血脉,创新的同时做到稳妥则是一种能力;欢迎监管不是被动等待监管,很重要的是锻炼一种宏观思考的能力以及主动沟通的能力和方法,一种拥抱、理解监管的态度和能力。“阿里小微金融对金融的本质永远保持尊重和敬畏之心。” 彭蕾称。
    对于“激活金融和服务实体”,彭蕾表示,阿里小微金融会坚定不移地走小微路线,在整个中国的金融格局当中,银行是主动脉,小微金融替代不了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小微要做的是毛细血管,服务数以亿计的小额资金用户;服务实体就是帮助一些通过别的渠道没办法解决融资发展需求的用户去解决融资的问题,这是阿里小微金融要坚持的、努力的一个方向。
    据了解,阿里小微金融“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开放系统”的战略计划将分别从五个层面去推动实现:一是坚定不移地走平台化的道路;二是不断输出云计算能力,帮助金融机构降低IT成本;三是建立数据交换以及数据标准的能力;四是坚定不移地实现无线化;五是夯实国际化基础。
    “未来的路怎么走,其实很多都在探索之中。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金融的本质是服务,所有人必须知道用户需要什么,知道如何帮到用户和合作伙伴,解决他们的问题。”彭蕾表示。
    互联网金融是场马拉松
    互联网金融监管渐行渐近。在互联网金融另一模式的领军者宜信看来,互联网金融正在跑一场马拉松,“如果以马拉松赛来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刚完成mini马拉松,刚跑完几公里,距离42.195公里的全程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宜信公司总裁助理刘大伟5月5日在2014年全球移动金融大会上表示。
    刘大伟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普惠金融的重点是小微,关键是风控,突破靠创新。“互联网”则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快速迭代。中国6000万小微企业和1.5亿贫困但经济上活跃的农民对金融的需求很大,这亦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认为,如果希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需要更好,内功也需要更强,任何饮鸩止渴的行为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支付、征信(风控)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至关重要的两大基础设施。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明天,很大程度将取决于支付、征信(风控)的建设与发展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并将于近期发布。该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牵头制定。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将实现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政府高层密集动作似乎预示着信用成为“第二张身份证”已为时不远。
    对于近期频频爆发的P2P平台跑路倒闭现象,刘大伟则建议投资者在选择网贷平台时注意鉴别真伪:“团队人数少于100人甚至少于20人”、“核心团队行业经验少于3年,公司成立不足1年”、“没有核心风控技术、风控体系、风控团队、客户管理系统”、“网站和其他P2P公司雷同,甚至只是换个名字”等,这样的P2P平台应该尽量远离。

来源:华夏时报

友情链接
中国企业家思想俱乐部
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网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五星路1号(慈溪开元名庭大酒店) 浙ICP备110018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