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入会指南    |    重要通知    |    投资项目    |    企业管理    |    信息咨询    |    人才开发
中小企业要闻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法治经纬   |    商机播报   |    经济资讯   |    促进会动态   |    片区动态   |    文件下载
 
当前位置:慈溪市中小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 > 首页 -> 中小企业要闻
  协会最新动态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2024年度会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以团体会员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四届六次理
>> 优营商 护航企业腾飞发展——促
>> 勤交流 促发展——会员走访进行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第四届第二
>> 促进会第四届第二次会长会议顺利
>> 中片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
>> 西片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
>>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第四届第四
  中小企业要闻
浙企融资,迎接债券时代?
发布时间:2012/12/05       浏览次数:19
11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公告,其15亿元企业债正式获批。这是吉利集团去年以来的第二次发债,也是今年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发行的第6只企业债。而在吉利之前,伟星集团、海亮集团、升华集团等浙江民营企业今年也纷纷尝鲜企业债融资。   不独是上述企业,在今年全国债券市场呈现“井喷”态势下,浙江企业债市场正在加速扩容,发行规模也创下历年新高。省发改委统计显示,从2005年企业债发行以来至今年10月,浙江共计发行企业债券89只,融资总额达到1030.4亿元,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   企业债:规模创新高   不久前,温州永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和浙商证券签订了债券发行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永嘉投资集团拟发行10亿元债券,主要用于永嘉县人才公寓等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没有收益,很难通过银行或者民间渠道融资,发行债券是最佳途径。”公司副总经理钱文锋告诉记者。   钱文锋道出了债券之于地方政府和城市建设的主要魅力所在。作为国家金融改革试点的温州,目前温州已发行、在审、拟申报企业债共计100亿元,还有40多家企业已做好集合债发行前期工作。今年以来,台州、绍兴、海宁、临安等,各地市都在积极推动企业债融资规模。   更重要的是, 因为资金使用周期长、发行成本相对较低,债券之于浙江民企的吸引力也在逐渐提升。吉利集团、西子电梯集团以及横店集团等多家民企已分别发行过两轮企业债。成功发行浙江首单民营企业企业债的横店集团,更是将债券这一融资渠道运用得得心应手。自2005年以来,横店集团已经累计发行债券105亿元,其中企业债17亿元。   “发行企业债券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投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横店集团副总裁徐文财介绍,通过债券融资,旗下子公司横店得邦照明的发展速度飞速发展,年产值从之前的3.8亿元飙升至15亿元。债券融资的带动效应可见一斑。   省发改委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浙江共计发行债券28只,累计融资总额266.4亿元,预计到年底将突破30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5只,融资总额25.4亿元,发行家数也创历年新高。 民企发债:“忧”与“喜”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就今年的发行增速看,浙江企业债在全国并不突出,真正亮点在浙江民营企业的突出表现。   然而,即便民企发债表现突出,其融资规模在浙江债券总融资规模的占比还是不成比例。统计显示,浙江发行企业债中超过60%资金比例还是用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方面,其中民企募资占比更是不到10%。而在美国,企业债券余额两倍于银行贷款。   这背后有政策因素,也有民营企业对企业债的认识不足。   “我们是在去年的一次动员大会上才对企业债有了了解,这才开始准备通过债券融资。”升华集团副总经理吴磊告诉记者。升华集团刚刚在今年7月成功发行一只5亿元规模企业债,从准备材料、公证到最后审批,历时半年多时间。分析人士则指出,与中小企业私募债不同,企业债门槛高、审批周期长,往往成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融资的首选平台,而民营企业因为规模等问题往往被隐形“玻璃门”拒之门外。   但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当越来越多的民企尝到企业债的甜头,加速扩容也就顺理成章。升华集团5亿元企业债主要用于物流项目,吴磊介绍,算上承销费用,企业债融资成本几乎等同于银行融资,但他们还是更愿意选择企业债。因为,一方面是物流项目投资周期较长,银行融资最长也只有一年期;另一方面,借助企业债增加公司直接融资的比例,也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过去6年,浙江民企总共发行了7只企业债,而今年前10月就有5只,还有几家已进入最后审批程序。   “民企发债的节奏和速度正在加快,有望成为浙江产业债的主要增长点。”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债券时代:机遇风险共生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银行贷款创出13个月来新低。与此同时,债券市场的发行却呈现疾进之势:企业债券净融资接近3000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23%。无论是增量还是比重,均创出近年来新高。“债券时代将至。”大摩华鑫基金此前发表评论直言。   在此背景下,浙江债券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长期以来,浙江企业融资更多地依赖银行和民间借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极不协调,银行融资占比依然超过85%。浙江债券市场的加速扩容,正在改变着金融市场的单一融资架构。根据省发改委的新规划,2012年至2015年全省总计拟发债达到108只,合计发债规模1325.8亿元,拉动项目总投资达4695.71亿元。   巨大的市场蛋糕诱惑着国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和投行机构抢筹布局,浙商证券、财通证券等本土券商也不甘落后。刚刚于去年3月份取得企业债券主承销业务资格,财通证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张航带着旗下12位干将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推介和发行,迄今已经成功为三个县市完成了城投债的承销发行工作。“企业内生需要和市场投资需求两个因素决定了未来五到十年,债券的发展空间巨大。”浙商证券副总裁周跃分析,企业需要借助直接融资来改变企业负债结构,而股票市场容量有限,唯有债券市场方式灵活而且周期长。   债券市场大踏步扩容之际,提示风险的声音也在不断发出。但事实上,在成熟的债券市场,发行人发生违约并不鲜见。据标准普尔统计,在2007至2011年间,美国发生400起违约,日本发生8起违约,而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至今尚为“零违约”。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债券投资者们对债券风险的“零容忍”,而“这也许正是债券投资最大风险所在。”一位券商负责人说。 来源:浙江日报
友情链接
中国企业家思想俱乐部
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网
慈溪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地址: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五星路1号(慈溪开元名庭大酒店) 浙ICP备11001820号-1